油气回收基础理论及其应用【资料下载】
油气回收基础理论及其应用:第1章大气污染与油品损耗1.1工业废气污染及治理现状1.2油品损耗及其表现方式1.3油品蒸发损耗的危害性1.4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法律法规第2章质量传递基础2.1概述2.2分子传质2.3一维稳定分子扩散2.4非稳定分子扩散2.5分子扩散系数2.6对流传质第3章油品蒸发损耗机理3.1油品蒸发损耗的发生过程3.2地面油罐内的温度分布3.3油罐内的油气浓度分布3.4储罐蒸发损耗的影响因素3.5油品蒸发损耗的类型第4章油品蒸发损耗计算4.1固定顶罐“小呼吸”蒸发损耗4.2固定顶罐“大呼吸”蒸发损耗4.3浮顶油罐蒸发损耗4.4车船装卸损耗4.5API损耗计算新公式介绍4.6非稳态油气蒸发排放的数值分析4.7油品蒸发损耗评价软件简介第5章油品蒸发损耗的测定5.1数量法测量5.2物性法测量5.3色谱测试技术及其应用第6章控制油品蒸发损耗的措施6.1控制油品蒸发损耗的基本方法6.2油品
内容简介黄维秋主编的《油气回收基础理论及其应用》由江苏省油气储运重点实验室(常州大学)“油气回收”课题组成员共同编著,是针对高等院校油气储运及相关***的需求,在长期教学与工程实践经验基础上编写而成的。
《油气回收基础理论及其应用》分为十一章。***至四章是基本内容介绍与概念阐述,包括大气污染与油晶损耗、传质机理、损耗机理及损耗计算;第五、六章针对油晶蒸发损耗的测定与控制措施进行阐述;第七至十章对油气回收方法分门别类进行专题介绍,包括吸收法、吸附法、冷凝法和膜分离法;第十一章介绍了hse一体化管理体系。
《油气回收基础理论及其应用》重视基本概念,力求阐述严谨详尽、讲解深入浅出,且注重对实际应用与工程观念的培养。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油气储运及有关***的教材,亦可供从事油气储运及相关的科研、设计、工程技术、管理人员等参考使用。
- 上一篇:油气回收技术和油气回收装置哪家好?
- 下一篇:为何南京要进行油气回收